01、孔孟(1 / 1)

加入书签 本章报错

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强烈推荐:

在儒家的传统中ณ,孔孟总是形影相随,既有大成至圣,则ท有亚圣。既ຂ有《论语》,则有《孟子》。孔曰“成仁”孟曰“取义แ”他们的宗旨也始终相配合。《史记》说:“孟子序诗书,述仲尼之ใ意。”今人冯友兰,也把孔子比做苏格拉底,孟子却可以比做柏拉图。

但是我们仔细比较他们,却也๣发现很多不同的地方。最明显的,《论语》中ณ所叙述的孔子,有一种轻松愉快的感觉,不如孟子凡事紧张。所以大成至圣能够以“君子坦荡荡”的风格,避免“小人常戚戚”的态度去保持他的悠闲。孔子令门人言志,只有曾皙最得他的赞许。而曾皙所说的,大致等于我们今天的郊๦游和野餐“暮春者,春服既成,冠者五六人,童子六七人,浴ภ乎沂,风乎舞月,咏而归”与这种态度截然相对的是孟子“生于忧患,死于安乐่”的主ว张。孔子还说饭菜不做好,这样不吃那样不吃,衣服也๣要色彩裁剪都合式。孟子却毫不忌讳地提出“庖有肥肉,厩有肥马,民有饥色,野有饿莩”而且“老羸转乎沟壑壮者散之四方แ”等辞句也๣经常出现在他的嘴๨中。

孔没有直接的提到เ人之性善或性恶。《论语》之中“仁”之ใ一字,出现了66๔次,没有两个地方解释完全相同。但是他既说出虽为圣贤,仍要经常警惕才能防范不仁的话,可见他认为性恶来自先天。他又说“观过,斯知仁矣”好像这纠正错误,促使自己้为ฦ善的能ม力,虽系主ว动的,但仍要由内外观察而产生。孟子则ท没有这样犹疑。他曾斩钉截铁ກ的说出:“人性之善也,犹水之就下也๣;人无有不善,水无有不下。”孔子自己承认,他一生学习,到เ70่岁才能随心所欲不逾矩。孟子的自信,则ท可以由他自己้所说:“我善养吾浩然之气”的一句话里看出。这种道德力量,经他解释,纯系内在的由自我产生。所以他说:“舜何人也,予何人也,有为者亦若是。”也就是宣示人人都能做圣贤。

孔子对“礼”非常尊重。孔子虽然称赞管仲对国事有贡献,但仍毫不迟疑地攻击他器用排场超过人臣的限度。颜渊是孔子的得意门徒,他死时孔子痛哭流涕,然而孔子却根据“礼”的原则反对颜๨渊厚葬;又因为“礼ึ”的需要,孔子见南子,使子路感到เ很不高兴。孔忆虽不值阳货的为人,但为ฦ了礼尚往来,他仍想趁着阳货不在家的时候去回拜他。孟子就没有这样的耐性。齐宣王称病,他也๣称病。他见了梁襄王,出来就说:“望之不似人君。”鲁平公没有来拜访他,他也不去见鲁๥平公。他对各国国君的赠仪,或受或不受,全出己意。他做了齐国的吊丧正使,出使滕国,却始终不对副使谈及出使一事。

这中间的不同,不能说与孔孟二人的个性无关。或许《论语》与《孟子》两部书的取材记载不同,也๣有影响。但是至圣和亚圣,相去约两ä百年,中ณ国的局势,已๐起了很大的变化。孟子说“此一时也๣,彼一时也”这八个字正好可以用来说明他们之ใ间的距离。

孔子生于公元前551้年,卒于公元前4๒79๗年,是春秋时代的末期。孟子的生卒年月,虽不能ม确定,但是他最活跃的时间,也๣是战国时代的前中ณ段。《孟子》一书开场即提到เ他见梁惠王,那ว是公元前33๑6๔年的事,距离战国开始已67年,又1้15年之ใ后秦才灭六国统一中国。在春秋的时候,周朝的封建制ๆ度,已不能维持,但是还没有完全败坏。以前๩各小国各自为政,里面主ว持国政的卿和大夫以及担任下级军官的士,全部世袭,一切都按成规,也就是说,一切都接受“礼ึ”的约束之原则已不再适用。但是公侯伯子男ç的互相征伐,仍以道德的名义出之ใ。纵使叛逆篡位也还要邀请与自己利害相关的各方支持。但最最重要的是,这时的战事还未波及全民,不致使父母兄弟妻子离散。

春秋时代的车战,是一种贵族式的战争,有时彼此都以的方式看待,布๧阵有一定的程序,交点也๣有公认的原则ท,也就是仍不离开“礼”的约束。“不为ฦ己้甚”是当时的一般趋势。根据原则,在某种情形之下,不追击敌人。在某种情形之下,不向主ว敌射击,不设险以谲诈取胜。既ຂ已给敌兵第一下的创伤,不乘势作第二次的戳刺๐。头发斑白的人,不拘为俘虏。这些态度与欧洲中古的骑士精神๰很相仿佛,虽然这些原则ท并不可能ม全部遵守,但是接战时间短促,参战的人数受车数的限制ๆ。总之,春秋时代的战事,显示了社ุ会的不稳性。但战事本身,却不足以造成社会的全面性动荡。

针对这些条件,孔子对当日情形,还没有完全失望。他的闲雅代表着当时的社ุ会,相对于战国的暴乱ກ而言,还相当的宁静。所以他仍提倡“克己้复礼”显示ิ着过去的社会秩序仍可以恢复。他有时也๣发牢骚,说什么“道不行,乘桴浮于海”和“凤鸟不至,河不出图,吾已๐矣夫!”可是要他表示ิ方แ针ฤ的时候,他的办法端在“正名”也就是恢复一切事物原有的名分。“如有用我者,吾其为东周乎?”更表现一腔复古的热忱。

孟子有时候被人称为ฦ有“革命性”这是因为ฦ战国时代的动乱,使他知道,只是恢复故态而不改弦更张是不能济事的。齐人准备伐燕,他说燕可伐。齐宣王问他贵戚之卿应做的本分,他说:“君有大过则谏,反复之ใ而不听则ท易位。”也就是容许废君而另立族中ณ贤人。梁襄王问他:“天下恶乎ๆ定?”他答道:“定于一。”襄王又追着问:“孰能一之ใ?”孟子就说:“不嗜杀人者能一之。”他又曾和梁惠王说过“地方百里,而可以王”这已经不是孔子所说“非礼勿视,非礼勿听,非礼ึ勿言,非礼ึ勿动”的严格规矩了。

孟子开始游说的时候,也正是商鞅受刑,苏秦,张仪提倡合纵连横之ใ季。战国七雄,已๐经准备长期间的大厮杀。虽然这时候的战事还没有像战国末季的那ว样剧烈--凡是年龄十五岁以上的都要向防地报到,降卒四十万或四十五万一起坑埋,所以这时已不再是春秋时代竞技式的战争了。商鞅相秦,第一件事就是“令民为ฦ什伍”即是以一种组织的原则,加之ใ全民。在战场上骑兵既登场,步兵人数也๣大量增加。“斩首六万”“斩首七万”已๐经开始见于各国的记录。孟子说“今夫天下之人牧,未有不嗜杀人者也๣。”这段话可能ม反映着当日຅各国备战的情节,也๣可以说是他对当日国君草菅人命的一种控诉。他所说的“民有饥色,野有饿莩”不可能ม是无຀的放矢。

在宋朝以后,《孟子》成为《四书》之一,实际上它占《四书》一半以上的篇幅,既为各朝经延讲解之用,也为ฦ科举取士的标准。对中国思想史有无可形容的影响。而亚圣以慈悲为怀的心肠,为ฦ民请命,他讲的话有时也富有感情性,有时尤任直觉,例如“见牛未见羊”“君子远庖厨”他的性善论必定带着一种强迫性的推论。因人既生性为善,那么强迫人们保持这种天性也๣不算过分了。这关键处有如卢梭之ใ论自由。他的低水准平等思想--例如“乐岁终身精,凶年不免于死亡”以及“省刑罚,薄税敛”在一个简单的农业社ุ会里,被奉作经典,同时也符合事实的需要。可是今日我们读《孟子》和《四书》全部,却不能ม一体视之为政治哲学,一定也๣要考究他们的背景,有时也๣要和孟子自己้所说的一样“尽信书不如无຀书”

为什么เ孔子和孟子之间会有这样一股距离?为ฦ什么春秋阶段与战国阶段会有这样巨大的差别ี?为什么เ中ณ国会如此早ຉ熟ງ--在纸张都未发明,文书尚用竹简木片传抄之际,即出现至圣亚圣,而且与孟子同一世纪即出现了秦始皇,且对此后的中国有决定性的影响?

对于上述诸问题的背景,前๩人已经说过:是因为华北黄土地带,耕耘容易,农业既ຂ盛,人口增加,交通又便利ำ,商业开始通有无,社ุ会这流动性大。加以铸铁ກ技术出现于春秋战国之间,影响到เ农具和兵器等等。这些解答都有根据,但是却没有一针见血的指出中ณ国历史地理的特点。春秋战国间剧烈的变化,百家争鸣,最后又以暴力完成统一,在世界历史上是独一无຀二的现象。其经过应在下节提到เ秦始皇的时候追论之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