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宋行第2部分阅读(1 / 2)

加入书签 本章报错

返宋行强烈推荐:

也”。〖91〗包括徭役制度变革在内的封建生产关系内部的调整,对社会生产展的促进作用显然同样不小。

其次应当注意,印刷技术的长足进步即所谓“印刷็革命”同样为宋代文化的相对普及了重要的物质条件。宋代不仅是雕板印刷的黄金时代,而且有活字印刷的明和应用。“燃料革命”诚然是一场了不起的能ม源革命,而“印刷革命”则是一场小看不得的信息革命。因此,信息传递和储存的方式生了历史性的变革。信息的传递由主要靠听觉到主ว要靠视觉,而信息的储存除了大脑之外,还有大量的书๰籍。如所周知,“印刷็革命”在15๓、16世纪的欧洲是文艺复兴的重要物质条件。由于社会结构和历史条件的差异,“印刷革命”在宋代所生的影响与欧洲虽然不同,但作用同样很大。具体说来,有以下两点。

一是书籍价格大幅度下降。明代学者胡应麟说:

凡书市之中,无刻๑本则抄本价十倍。刻本一出,则ท抄本咸废不售。〖92〗

宋代的史料证实了胡应麟的说法,当时刻本书籍的价格只是抄本书籍的10%。〖93〗书籍便宜多了,它不再为世家大族所独有,小康人家也有可能拥有。

二是书籍数量成倍地增加。直到เ北宋初年,书籍仍然很少。从北宋中期开始,随着印刷技术的进步,书籍产量大增,它才在社会上较广泛地流行起来。景德年间,国子祭酒邢昺对宋真宗讲到过这个变化:

臣少时业儒,观学徒能具经疏ຕ者百无一二,盖传写不给。今板本大备,士庶家皆有之,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。〖94〗

后来,苏轼也说:

余犹及见老儒先生,自言其少时,欲求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而不可得。幸而得之,皆手自书,日夜诵读,惟恐不及。近岁,市๦人转相摹刻๑诸子、百家之书,日຅传万纸。学者之于书,多且易致如此。……昔之君子,见书之难。而今之ใ学者,有书而不读,为ฦ可惜也。〖95〗

宋代书籍增多,是好事还是坏事?朱熹等人认为是坏事。他们把当时某些人读书不认真,归罪于书籍太易得,说什么“今人所以读书苟简者,缘书皆有印本多了”。〖9๗6〗这实在是太偏颇。书籍增多无疑是一件有利ำ于文化普及的大好事。它为社会各阶层掌握文化并进而参与政治了物质条件,而极少数世家大族则难以完全垄断ษ文化,因此也难以完全垄断政治。

四、“满朝朱紫贵,尽是读书人”

宋代文化能够相对普及,其原因之二在于当时具备相应的政治环境。讲到这里,人们或许以为主ว要在于宋朝是个文官政府,号称“以文治天下”。〖97〗不错,宋朝与作为武人政权的五代正好相反,它采取了某些促进文化展的措施,诸如重视书籍的搜集、整理、编纂以及庆历、熙宁、崇宁三次兴学等等。然而更重要的是宋朝的政治属于典型的官僚政治,不仅同魏晋严格的门阀政治大异其趣,而且与隋唐的半门阀半官僚政治也不尽相同。

毫无疑问,任何封建政权概ฐ莫能外地属于封建地主ว阶级专政。但封建地主阶级的领ๆ导阶层因时期的不同而不同。具体地说,宋代是以官僚地主ว阶层为主体的封建地主阶级专政。宋朝皇帝“于士大夫无所负”、〖98〗“与士大夫治天下”,〖99๗〗依靠主要由科举出身的士大夫即官僚地主阶层管理国家,统治人民。官僚地主与门阀地主的不同之处在于:门阀地主是个ฐ封闭性、世袭性的集团,即所谓“公门有公,卿门有卿”;〖1้00〗官僚地主则是个开放性、非世袭性的群体,即所谓“骤得富贵”、“其家不传”。〖10่1〗正是被宋朝政治的这个性质所规定,宋朝政府推行了某些有利于文化普及到社会各阶层的政策,其中主要有以下两条。

一条是“广开来学之路”。〖1้02〗关于中央各级官办学校的入学资格,宋朝的规定不同于唐朝。现依据《新唐书》卷44《选举志上》和《宋史》卷1《选举志三·学校试》,列表比较如下:

学校名称

朝代

入学资格

国子学

唐朝

三品以上官员子孙

宋朝

京朝七品官以上子孙

太学

唐朝

五品以上官员子孙

宋朝

八品以下官员子弟及庶人之俊秀者

四门学

唐朝

七品以上官员子弟及庶人之俊秀者

宋朝

八品以下官员至庶人子弟

由上表不难看出,与唐朝相比,宋朝的中ณ央官办学校招生范围扩大,入学资格降低。这还只是纸面上的规定,太学实际上已敞开大门,招收“远方孤寒之士”。〖103๑〗按照规定,只有九种人不许上学,其具体内容是:

凡隐匿丧服,或尝犯刑,或亏孝弟有状,或两犯法经赎,或为乡里害,或假户籍,或父祖犯十恶,或工ื商杂类,或尝为僧及道士,皆不得与士齿。〖104〗

对于这项规定,有三点需要说明。

第一,农家子弟未被拒之于学校大门之外。因此,“执耒垂髫之子”得以入学,“抱籍缀辞。”〖105〗

第二,工商子弟按照规定似乎不许入学,但实际上并不完全如此。如学者汤千在宋理宗时,先后执教于南剑州ะ治今福建南平州学和嘉兴府学,“虽胥吏、市人子,有可教者,亦收置黉序,亲授经史,其所成就居多”。〖106〗

第三,这项规定只适用于官学,书院一类的私学则不受此限。如张绎“本一酒家保,喜为诗。”谢良佐劝告他:“何不去读书。”他说:“某下贱人,何敢读书。”谢良佐说:“读书人人有分。”后来,张绎成为程颐晚年的得意门生。程颐“无贵贱高下,但有志于学者,即授之”。〖107๕〗至于陆九渊讲学,更是“听者贵贱老少溢塞途巷”,〖108๖〗其中有不少人根本不识字。

宋代教育的对象扩大到各阶层,与兴时等级结构的变动如士庶界限泯灭、贱民等级消亡、〖109๗〗四民区分不严等有关,以致人们的观念生了某些变化。于是,诸如此类的说法:

贵贱虽殊,人则一也。〖110〗

僮使本佣雇良民。〖111〗

四民皆百姓之本业。

竟出自统治者之口。同时也因为统治者出于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,把提高各阶层的文化水平作为消เ弭人民反抗、减少刑事犯罪和民事纠纷的手段。在他们看来,“一邑为学则风俗美厚,虽有恶人将变而为ฦ善”。〖112〗他们所说的“善”、“恶”,自然是以封建政治伦理道德观念为标准。

另一条是“取士不问家世”。宋代的科举制与唐朝相比,至少有下面两个不同之处。

第一,录取范围扩大。按照唐朝的制ๆ度,“工商之家不得预于士”。〖113〗这个限制在北宋初年,实际上已๐被突破。宋太宗于淳化三年992三月,下诏规定:

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行、卓然不群者,亦许解送。

无异于承认了“工商之子亦登仕途”〖114〗这一既成事实。岂止工ื商之子,甚至还“有道释之流还俗赴举”。〖115〗无怪乎当时人说:

糊名考校中,诸行百户,何所不有!〖116๔〗

第二,制度比较严密。唐朝的科举制在很大程度上只不过是科举其名,荐举其实。〖117〗而宋朝统治者为了把政权建立在较广阔的社会基础上,一再强调:

贡举重任,当务选择寒俊。〖118〗

并采用弥封、誊录、锁院、别试等办法,防止官员子弟舞弊。〖11้9〗唐朝士人曾牢骚满腹:

空有篇章传海内,更无亲族在朝中。〖1้20〗

宋代举ะ子则踌躇满志:

惟有糊名公道在,孤寒宜向此中求。〖121〗

各阶层子弟通过读书应举、入仕为官的道路,宋代显然要比唐朝宽广些。

宋代的《劝学诗》、《劝学文》、《劝学歌》很多,说什么“卖金买书读,读书买金易。”〖122〗而新科进士则ท洋洋得意地说:

乡人莫相羡,教子读诗书。〖123๑〗

其实,“满朝朱紫贵,尽是读书人”〖12๐4〗这一社会现实,本身就是一最动人的“劝学诗”。在当时人看来,读书应举而登科有“五荣”:

两觐天颜๨,一荣也。胪传天陛,二荣也。御宴赐花,都人叹美,三荣也。布衣而入,绿袍而出,四荣也。亲老有喜,足慰倚门之望,五荣也。〖125〗

关键在于“布衣而入,绿袍而出”,一登科即做官,并且初次授官便优于唐朝,以后升迁又比唐朝迅。即使久考不中,也能享受某些优待。〖126〗因此,科举对人们的吸引力,宋代比唐朝增强。

宋代的科举制既不像先前的唐代,保留着荐举制的痕迹;又不像往后的明清,出现了八股取士的问题๤。说它是封建社会中最为合理的选举制度,固然并非毫无道理。可是,即使对于宋代的科举制,也๣不能评价过高。当时人就认为,科举弊病不少。如“取人不观其行,用人不核其实”。〖127〗邵雍曾感叹:

天下治,则人上行;天下乱,则ท人上文。〖1〗

又如引导人们为考试而读无用书。在程颐看来,举子所读之书“都无用处”。〖129〗宋孝宗因此叹息:

近世书生,但务清谈。经纶实才,盖未之见。朕以是每有东晋之忧!〖1้3๑0่〗

举子一旦中进士,又往往束书不观。李覯诗云:

多少儒衣只假涂,贵来谁肯更观书。〖131〗

陈师道诗云:

一登吏部选,笔砚随扫除。〖132〗

杨时气愤地说: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返宋行